以己度人

最近在中国网上视频看了一个节目,内容是有个十岁女孩要求爸爸不要离开她。这个爸爸其实不是女孩的亲生父亲,她是被遗弃在路旁的婴儿,好心的男人把她带回抚养,他的女友甚至因此而离开他。 有次他因工作意外而失明,但两人还是相依为命。后来,爸爸被诊断出患不治之病,为了让女儿有个好人家照顾她,虽然他万分不捨, 他登报请人收养女儿。有人家愿意收养,但女儿不愿离开父亲,然而为了女儿好,爸爸还是要求女儿离开。

这让我想起两则我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的故事。故事中的两对夫妻也都是中国人。一对夫妻,先生重病在医院,太太在旁照顾,这对夫妻其实是对很恩爱的夫妻,但在医院里,先生常给她脸色看,恶言恶语,连护士都看不下去了,认为太太不需要受这种委屈,但太太流泪说著:「我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,他是故意这样,要让我在他离开后,不会还想念着他。」

另一对夫妻是太太生重病,她要求先生煮面疙瘩给她吃,但每回她都嫌先生煮的面难吃而把面倒了,然而先生无怨无悔,仍继续煮给太太吃。终于有一天,太太吃了后,说:「你终于把面疙瘩煮得好吃了,我可以放心了。面疙瘩是你最爱吃的,我走后,你可以自己猪给自己吃了。」

为什么我对这两则故事记忆犹深呢?因为当时我一位美国朋友和我提起他的父亲对他母亲的态度很不好。他的父亲 有很多病痛,所以我跟他分享这两个故事,认为他父亲是故意的,态度不好有可能就像前面故事里的先生或太太的 用意。他起初不以为然,但被我一再重复有这个可能性,因而问他的兄弟、嫂嫂与弟媳的意见;结果是每个人都摇头, 不赞同他们父亲的态度不好,其用意是让他们的妈妈不会在他过世后有所怀念。我不清楚是否在美国有发生类似上述所提到的中国事件,虽然没有朋友父亲的直接回复,但从朋友及其亲人的反应,可看出这样做在美国文化是不寻常的。

我却是非常容易地接受类似事件的发生。记得当时国中分班,为了让自己以前的学生能早点适应新老师,我对学生 说,「你们就像嫁出去的女儿,不能有事没事就回娘家。」言下之意,就是有事不要动不动就来找我,而要找新老师; 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此做,学生的适应期就会缩短。然而事隔数年,就像前面的三个例子,我觉得这种处理方式不是很妥当。

与其在生离死别前,让你所关怀的人觉得你无情,何不告诉他 / 她你之所以这么做或这么说的原因,让对方表达其 想法,共同决定如何让这种情况下,双方记得的是相处时的美好时光,而不是于人于己心理受到伤害的感受。想 想如果在前面提到太太生病的例子里,在先生还无法煮出好吃的面疙瘩前,她就撒手人寰了,情何以堪?或许在先 生的心里,共同与心爱的妻子度过馀生,比花时间想煮出好吃的面疙瘩还重要。然而妻子却认为自己走后,先生自 己会煮好吃的面疙瘩非常重要。同样地,在先生重病的例子里,太太很了解先生为什么对自己态度恶劣,但她或许 渴求先生就像没生病以前一般地对待自己,而不是故意地恶言相待,希望她会在他死后忘记他。面疙瘩虽是先生喜 欢吃的,但不是唯一的食物;无限怀念死者到无法自控确实不好,睹物思人却是难免的。但是把自己的想法投射 (projection) 在对方,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对方的需要,表面看起来是非常关爱对方,在自己死前,已考量到死后对对方的照顾,但却可能忽略了对方的真正需求。

爸爸为了让女儿有个好人家照顾她是考量到女儿的未来,但女儿不要与父亲分离的要求也是不容忽视的。或许爸爸、 女儿与要收养女儿的家庭可以商量出一个方式,能考虑到所有涉事者的需要。如果时光倒流,我会和学生说:「以后你们主要是和新老师互动,有事时找新老师可以让你们早点适应新老师处理人事的方式;然而你们若有问题,随 时可以来找我。」人是很能适应环境的,但每个人所需要的适应时间长短不一。有人马上就可以适应与调整新环境, 有人却需要一段时间。如果在这段时间, 一个人无法适应新环境,又无法向他人求助,对这个人来说,是不是求助无门,雪上加霜?

想一想,你是不是遇到过热情的长辈或朋友在餐桌上夹他 / 她认为是好吃的菜给你?若刚好是你喜欢吃的,没问题; 若是你不喜欢的,你是不是不知如何是好?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是否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, 来替别人做事或出主意?如果说刚好是对方需要的,当然不错;如果不是呢?是不是可能造成对方的不知所措?若我们先问一问对方,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些类似的情况发生呢?

根据一篇在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网站谈到「投射效应」的文章(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,是由 121,994 位网友共 同编写而成),「投射效应」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。是指「以己度人」,认为自己具有某种 特性,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,把自己的感情、意志、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。 比如,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;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。

该文中, 提到「投射效应」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:

一是「感情投射」,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,把他人的特性硬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,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。比如,自己喜欢某一事物,跟他人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,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或能不能听进去。 若引不起别人共鸣,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或不理解自己。

二是「认知缺乏客观性」,比如,有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喜欢,越看优点越多;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 越来越讨厌,越看缺点越多。因而表现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自己喜欢的人或事;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 人或事。这种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是美好的,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是丑恶的,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 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,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,从而导致主观臆断而陷入了偏见的泥淖中。

的确,人是有相同的欲望和要求的,也就是有共同性,所以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,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正确的, 但人与人之间毕竟还是有个别差异,以己度人(投射),不免会有偏差。例如,以为别人也喜欢自己所喜欢的人事 或是父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子女身上,为子女选择学校或职业,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。人与人之间有共同性, 但每个人也有其个性,如果我们太过于投射,总是以己度人,那麽要想真正了解别人就会有困难了。要知己知彼, 须双向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与需求,这应该是我们可以尝试的第一步,你同意吗?

QQ截图20201014114535.jpg

Covid-divorce 或 Coronababies

小心骗局